首页 > 动态 >

12月金融数据陷低谷,消费能站起来吗?

发布时间:2023-01-14 12:45:13 来源:单仁行

01

央行前几天公布了12月的金融数据,有这么几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情况:


【资料图】

12月M2货币余额266.43万亿,同比增长11.8%,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创下了历史记录,全年净投放现金1.39万亿。

同时,12月官方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跌到47%,按月下降1%,为全年低点。

非制造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为41.6%,比上月下降5.1%,也为全年低点。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消费位列首位,“扩大国内消费”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企业如何才能把握政策里的机会?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首先, 居民存款增长不是2022年的单独现象。

其实从2017年以来,居民存款增长整体呈现上行趋势。

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刷新历史纪录。

有人说,怎么那么多钱?老百姓为什么不花钱了?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居民消费就是老百姓享受整个国家经济成果的过程,也是为经济增长贡献的过程。

这两年因为封控,消费并不正常,特别是2022年。

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影响,无论是旅游还是餐饮,无法正常消费,特别是旅游、交通、酒店消费,因为封控,想消费也没机会,自然存款就会增加。

我本人从2022年的3月份开始,北京一直给我推三号弹窗,我想去北京消费,我也去不了,九个月时间没有去过北京,就在以往的年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2021年,虽然国内消费占GDP比重有54%,但是其中有17%是政府消费,假如把政府再剔除,大众消费其实并不大。

第二、因为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众对就业和收入信心不足,会压缩消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内地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内地消费者信心总指数为103.0,同比下降2.8。

第四季度经济发展信心分指数为121.9,同比下降8.8,环比下降1.6,消费者经济发展信心下降。

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公司经营难度大,企业倒闭,人员失业,大众对就业和收入缺乏,相对的安全感一定会压缩非刚需消费。

三、消费的信心来自于对经济的信心。

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上,未来把打造国内消费作为拉动增长的第一动力。

假如真的做到这一点,必须让大众对投资有信心,对经济有信心,投资才有信心,企业对经营有信心,才会招募更多的员工,才会高薪留存老员工。

2021年,中国创造120万亿的GDP,国内消费占GDP54%,64.8万亿,其中,政府消费17%,20.4万亿,老百姓消费占多少呢?

44.4万亿,按照14亿人口计算,每人全年消费31714元。

要知道2021年中国人的餐饮消费3.9万亿,中国旅游总消费2.92万亿,这两项加起来有6.82万亿。

2022年,因为疫情影响,无论是餐饮还是旅游消费很明显比2021年要大幅度降低。

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只有1.17万亿,比2021年上半年下降28.2%。

只有解决了就业问题和收入增长问题,才能让消费有信心,消费才真正能畅通。

我相信,2023年的下半年会见到整个消费增长的变化,我们期待。

03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每月的货币供需数据,是反应国家经济的主要指标之一,尤其是每年12月和第二年1月份的数据,都是一年结束和开始的关键。

我从刚刚公布12月的货币数据看到了三个情况,供大家参考:

一、12 月新增社融规模降幅明显,但新增人民币贷款却表现超预期。

社融口径下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1.44万亿,同比增加4004亿。

我认为这与近期重要会议释放的稳经济信号有关,同时,商业银行出于季末、年末时点的考核压力,通常也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二、企业与居民融资需求延续分化,企业需求增长大于居民融资需求。

12月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1.26万亿,其中短期信贷规模416亿,中长期贷款规模1.21万亿。

12 月居民户整体新增信贷规模1753亿,同比少增1963亿。

当前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速规模的持续低迷,同时,房地产需求端的修复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截至2022年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为-23.3%。

我们判断居民融资需求的回暖,就会滞后于企业。

三、M2货币增速与股市不同步。

中国M2增速12月是11.8%,规模超过GDP2.5倍,表明低成本的资金,进入了某个没有在GDP中体现出来的地方,这个地方是哪?

除了抗疫以外,会在哪?

过去一年房价下跌,销售面积下降,能藏得住这么多资金吗?

只有一个地方,就是资本市场,原因是什么?

我研究发现在二十年前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2001-2005年期间,M2连续五年保持GDP1.5~2倍的增长,但是股市出现持续下跌,跌幅达到60%,加上汇改后人民币的升值,这个巨大的经济、货币和股市反差,终于在2006/2007年如火山般大爆发,股市上涨超过600%,到处都是10倍的股票。

同样,2020年印钞量与股市同步上涨+27%,2021年印钞量与股市不同步下跌-5.2%,但是在2022年,巨量印钞量并没有推动股市上涨。

这些没有在GDP体现出来的钞票,会不会在2023年憋出一个大机会?

在我国防疫政策已经大幅优化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未来将着力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一方面是提振需求端的消费信心,另一方面是提振供给端的企业家信心。

在供需信心两旺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判断:未来新一轮经济周期和股市周期会有一个绝大部分投资者意想不到的机会出现。

在去年四季度,我推出了“抄底中国”的系列文章,已经满仓等待这个机会的兑现!

04

最后是资深企业家、单仁行专栏作者士老帽老师的看法。

每逢岁末,国内各类职能部门,都会从自身出发,从所辖范围的责权利出发,客观或主观地对过去一年进行总结。

这个总结,已经成为年度考核所有人的一部分,无论你是否接受,都会置身期间,都会被考核,成为考核的一分子。

总结经验与教训,对来年有足够的警示和帮助,这个行为,也成为年度经济的常态,人们对此褒贬不一。

当一件事儿让人们习以为常,就容易让人细思极恐。

大家想过没有?经济这么不景气,增加的26.26万亿的个人存款,从何而来?该如何解释?

从这个数据上讲,不是老百姓没钱、不愿意消费,是没有消费环境,无从消费。

这和企业预期、信心不足,没什么关系。

企业预期只要符合价值规律,懂得正确面对客观现实,就能准确把握市场走向。 政策已经把“扩大国内消费”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就意味着社会环境会朝着有利于消费的方向发展;就意味着适合消费的领域会有更宽松的方方面面优惠条件;还意味着在这些领域发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那我们企业如何把握政策里的机会?可能需要做几点准备。

一是,做熟不做生。

不要盲目自信,先磨好自己的豆腐,再考虑豆腐的产业链。

二是,要更专注。

认定的事,要有结果。

三是,注重增值服务,我们的产品换代与商业模式,要更符合市场需求。

四是,教训总在,自己不要笑话别人,免得自己变成笑话。

毕竟独辟蹊径的试错代价太高,从流量到留量,这种大肆铺张是资本的钱,中小企业不要恋战。

五是,生意是一个取舍过程。

知道的越多,越容易做决定;知道的太少,才会去做选择;一知半解,自然盲目自信。

六是,为机会去准备,不着急慢慢来。

存量市场合并同类项,找机会;

增量市场发现差异化,找机会;

新兴市场发力科技应用,找机会。

最后,提醒每一位经营者:我们以任何方式的帮助他人,成就他们,为社会提供服务,都不应该为了最后的收割,为了最终有收获,否则就会陷入另外的囹圄,也就是饮鸩止渴,寅吃卯粮,这无疑是可悲的。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标签: 融资需求 人民币贷款 意想不到的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