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发布时间:2023-05-20 12:57:43 来源:互联网

1、夜雨寄北李商隐 〔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资料图)

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绝句虽属短制,但也讲究结构的技艺。

4、前人有言,绝句大抵起承二句困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5、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

6、这首诗的第三句,就显示了这种工夫。

7、“何当共剪西窗烛”,宕开一笔,从眼前跳脱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用示现的修辞方法,写出诗人的遐想。

8、“共剪西窗烛”,可能溶化了杜甫《羌村三首》中“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的诗境,但是由夫妇化为友朋,活用了,情味更浓。

9、“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

10、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

11、  第四句显得更为精彩。

12、“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而来,为顺流之舟。

13、在短小得只能有四句的绝句体裁里,毫不可惜地运用了重复句意,不能不谓之大胆。

14、然而,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

15、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

16、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

17、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

18、这种欢欣只是一种难以卜料的期待,因而示现于将来的欣慰,又加剧了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

19、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