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优化政采营商环境系列报道】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惠州着力打造政采营商环境新高地
本报讯 记者袁瑞娟 通讯员赖继保报道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财政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工作部署,通过巧用“加、减、乘、除法”——压实主体责任做“加法”、降低交易成本做“减法”、提升服务效能做“乘法”、破除政策壁垒做“除法”,不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主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不断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惠州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正本清源,惠州市财政局在压实主体责任上做“加法”。一方面,惠州市财政局以“责任清单”明确采购人法定职责。颁布《惠州市政府采购采购人责任清单(试行)》,列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采购需求调查、履约验收等37项法定职责,明确每一项责任的主要依据和主要违责风险。另一方面,以“负面清单”规范采购文件编制。集中梳理在采购文件编制过程中的14项禁用内容,编制形成《政府采购文件编制负面清单(一)(试行)》,明确了禁用类别和主要依据,为采购文件编制划出“红线”。此外,以“评估体系”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2023年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市直采购人主体责任评估工作,编制形成包括6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的《惠州市市直采购人主体责任评估指标体系表》,采取公开信息核查、书面审查、现场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市直单位的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内控制度、采购执行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为提质增效,惠州市财政局在降低交易成本上做“减法”。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府采购”,在全省率先全面上线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实现免费向供应商提供采购文件、远程开标、远程评标等全流程电子化操作。2022年2月顺利完成全市第一个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由此,惠州成为广东省首个依托云平台开展异地评标的地级市,为企业便捷参与政府采购开启了新模式。据统计,2022年全市政采项目实现100%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同时,降低投标成本,加快资金支付。积极推广免收投标保证金,以责任承诺书的方式替代投标保证金;推广以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支持供应商以电子保函代替保证金,供应商可通过云平台金融服务中心在线办理电子投标保函和履约保函业务,并推行预付款制度,明确政府采购的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合同金额的30%。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市供应商以电子保函代替保证金累计超2600笔,电子保函累计金额达2.02亿元。
为落实政策,惠州市财政局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做“乘法”。一方面,加强信息公开,从2021年开始全面推行采购意向公开,颁布《一步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信息公开进行全面规范,提出六项具体工作要求,以“充分公开”强化政府采购透明度。同时,全面开展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业务,并依托云平台与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上线,实现全流程线上融资,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2年惠州市通过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放贷3.16亿元,累计超5.41亿元。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惠州市率先将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预留份额从30%提升至40%,将价格评审优惠从6%—10%提升至10%—20%,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此外,采取预留份额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等措施助力脱贫攻坚战,2022年全市采购交易总额完成3621.25万元,预留份额完成比例176.15%,连续3年受到了省财政厅的通报表扬。
为加强监管,惠州市财政局在破除政策壁垒上做“除法”。一方面,开展政府采购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专项清理,开展货物和服务项目违规收取质量保证金清理、政府采购保证金清理清退,开展市直政采领域妨碍公平竞争事项自查等工作,破除各种不合理门槛和限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采活动。同时,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核查工作。根据单位自查、网上核查情况,结合信用监管,抽查23个主管预算单位进行重点核查,并上门宣讲解读政策,确保政策部署落得细、落得准。此外,编制惠州市首个《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汇编》,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制定投诉处理操作指引,依法处理投诉,建立政府采购争议调解机制,严格开展社会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和集采机构监督考核等,并利用“互联网+监管”进行事中监控和即时预警,通过依法行政,打造全市政府采购“法治屏障”,破除政策壁垒。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