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暑假期间,各地迎来研学热潮,各种类型研学旅行琳琅满目。
近年来,作为一种新的校外非学科教育形式,研学市场持续升温,主题更为丰富、范围更加广阔,受到家长的认可和追捧。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研学实践活动,为火热的市场再添一把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研学旅行为啥火,关键是满足了当今家长更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需求。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当前我国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路径方式演化和发展的折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研学旅行被称为“行走的课堂”,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孩子走出教室,探索自然、接触社会,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伴随研学旅行市场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的情形。其中,“游而不学”问题较为突出。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玩是玩了,学没学不好说。网络上曝光的名校访学变校内观光、文化体验成景点打卡等案例不在少数。与传统旅游项目不同,研学旅行的形式是“游”,本质仍为“学”。如果脱离“学”的底色,变成简单的“到此一游”,研学旅行就随之变味。
让孩子在“行走的课堂”学到知识,需要持续规范研学旅行。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加紧制定相关标准体系,包括准入标准、资质标准、产品标准、运行标准、内容标准等,并依据标准进行严格监管。各经营主体在设计研学项目时,应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开展前期调研、试游,精心挑选线路,用心设置课程,紧紧围绕教育目的,而非一味追随旅游逻辑。行业、企业、院校要协同联动,培养一批高水平研学旅行指导师队伍,打牢人才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受制于体制机制、经济成本、安全保障等因素,学校目前参与研学旅行的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研学旅行本身是学校教育的延伸,特别是在课程内容开发、研学地点选取等方面,学校与市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在推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衔接、融通和互补上,学校应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我国研学旅行市场仍处于成长期。在发展的过程中,包括解决“游而不学”问题在内,如何规范实施过程,怎样评价开展成效,都是全新课题。毕竟这是一种在教育与旅游、学校与社会、课堂与实践、公益与市场等多重主体和要素叠加的教育形式。在研学旅行热的背后,我们需要多一些冷思考。只有让研学旅行更加规范、更为可持续,才能让这一新兴的教育形式真正发挥出独特的教育价值,让更多孩子在旅行中行有所思、游有所获、学有所得。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